■水土宜陶 天賜景德
Natural Conditions for Ceramics,‘Jingde’ Entitled by Emperor
景德鎮地處江西省的東北部,西鄰鄱陽湖,北靠長江,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境山巒起伏,森林茂盛、河川縱橫。全市土地面積5270平方公里,山地占全市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總人口約170多萬,先轄樂平市、浮梁縣、珠山區和昌江區,明清時期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并稱中國四大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一、城市發展
Urban development
宋代,景德鎮依山建窯,沿河成市,陶戶數千,人口數萬,制瓷業興旺,與南河、小南河、東河流域延綿不斷的窯業連成一片,成為國內重要的商品瓷生產與貿易地。
景德鎮設鎮之初的城市格局,大致為東起十八橋,西瀕昌江,南起關帝廟(今戴家弄附近),北至里市渡。
隨著元王朝在鎮設立“浮梁磁局”,明代設立“御器廠”,鎮區逐步擴大,經過元代往南擴展,明代向東、向北擴展,形成了北起觀音閣,南至小港咀,東依馬鞍山,西臨昌江,隔水與長薌都三閭廟相望的城市格局。
清代,在明代城區的基礎上向東和東北擴張,苦珠山、青峰嶺、茶園塘的制瓷作坊不斷增多。兩條主街道(前街、后街)與昌江平行,小街巷縱橫交錯,組成以便利往來河岸碼頭的里弄系統,奠定了近現代景德鎮城市的基本形態。
二、世界瓷都
World capital of porcelain
1. 以帝王年號命名的城市
City named after emperor’s reign title
宋以來,景德鎮以其精美的瓷器聞名于世,一直受到朝廷的重視。宋初,皇家瓷器庫就收藏了景德鎮的青白瓷,供朝廷使用。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真宗帝遣官制瓷,貢于京師,并以其年號冠名“景德鎮”。元代設置“浮梁磁局”,明朝在浮梁磁局的基礎上設立了御器廠,清代改為御窯廠,先后為皇室服務了600多年。由于中央王朝的高度重視與直接參與,景德鎮遂成為全國制瓷規模最大、技藝最高的窯場。
2. 包容與創新的城市
City with inclusiveness and innovations
景德鎮位于江南丘陵區,四周的崇山峻嶺不僅遍布著豐富的制瓷原料和茂盛的燒窯燃料,還成為了古代抵御戰場、安居樂業的天然屏障。因此,飽受戰亂之苦的各地工匠源源不斷地涌入景德鎮。景德鎮一直以海納百川的胸懷,集歷代名窯之大成,匯各地技藝之精華,在借鑒中發展,在發展中超越。
景德鎮是一座創新型的城市。五代時創燒了胎釉潔白的白瓷和“瑩縝如玉”的青白瓷,成為江南地區最早燒造白瓷的城市和全國最早燒造青白瓷的地區之一;元代,不僅發明了“二元配方法”,還利用波斯的鈷料燒制了優雅的青花瓷;明代,成功的創傷了華麗的斗彩和鮮艷的五彩;清代,新增了色澤柔和的粉彩與五彩繽紛的顏色釉;雕塑工藝經宋、元、明的發展至清代已十分成熟,從一般的手工捏制,發展為圓雕、堆雕、鏤雕、浮雕等各種成型工藝。至今,景德鎮仍然綻放出無窮魅力,融匯著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藝術風格,成為了陶藝創作者的夢想之城。
3.水土宜陶的城市
City for ceramics
景德鎮具有得天獨厚的陶瓷生產自然條件、城內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礦藏量最大的是優質的瓷用原料——瓷石與高嶺土;境內水系發達,主流昌江、源自安徽祁門,經浮梁自北向南穿城而過,流入鄱陽湖,回鄉有大小50多條河渡匯聚昌江,形成了便利的水運網絡;山區澗泉溪渡密布、水流落差大,是水碓粉碎瓷石最廉價的動力;自然植被茂密,木本植物有95科350中,優勢種群馬尾松燃燒火焰長,是燒窯的理想燃料。勤勞、智慧的能工巧匠們在這天賜的地理環境和優越的自然條件中,創造了景德鎮輝煌的制瓷歷史。
4.以瓷業支撐千年繁榮的城市
City endowed with prosperity by porcelain industry for over 1000 years
“新平冶陶、始于漢世”。據考古資料顯示,景德鎮早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燒陶,至唐、五代,景德鎮不僅生產青瓷和白瓷,還創燒出晶瑩剔透的青白瓷。宋代,景德鎮“村村窯火、戶戶陶埏",瓷業開始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或為了這座城市的經濟支柱、立鎮之本。元代,全國各地窯場逐漸衰落,唯有景德鎮一枝獨秀。明、清兩代,御窯廠建立,全國制瓷中心形成,社會經濟日趨繁榮,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民國時期,隨著社會的轉型,景德鎮陶瓷產業也逐步向現代制瓷業邁進,城市的功能也日臻完備。
景德鎮,一座以單一陶瓷產業支撐一千多年發展與繁榮的城市,這在中國乃至世界城市發展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三、陶成八業 秩然規制――景德鎮陶瓷行業的分類
景德鎮傳統陶瓷行業從大類上分有:挖掘土業、匣缽業、燒窯業(柴窯和槎窯)、制瓷業(圓、琢器兩類)、彩瓷業(舊稱紅店)、看色業、包裝業以及為瓷業服務的其他主要行業,到民國時期共有八業三十六行。新新中國成立后陶瓷行業有了專門的管理機構,大大小小的私營陶瓷企業和作坊合并組建成陶瓷工廠,生產和管理更加功能化、具體化。
采石制泥 煉灰配料――景德鎮陶瓷原料。景德鎮制瓷原料分坯用原料、釉用原料、窯具原料三大類。
坯用原料:
【瓷石】一種由石英、絹云母等組成的硅酸鹽巖石礦物,是制瓷的基礎原料。
【高嶺土】一種以高嶺石族粘土礦物為主的粘土和粘巖,具有耐火性強的優點。
釉用原料:
【釉果】一種制釉用的瓷石,具有較瓷石稍低的熔融溫度和較好的透明度。
【釉灰】一種用石灰石與鳳尾草層疊燒煉數次后,經陳腐而成的傳統釉用助熔原料。
窯具原料:
【天然原料】老土,是一種灰白色的燧石礫巖,由鐵質黏土和燧石碎屑組成。
【合成原料】碳化硅、熔融石英和由氧化鋁、礬土、石英砂等混合料。